深圳青年人参加自学考试热情不减,刚刚举行的今年第三次自学考试有3.5万人参加。据统计,目前自考在籍生人数高达50多万,学员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今年第三次自学考试于本月上旬举行,深圳共有3.5万人参加了这次考试。
宽进严出、来者不拒的自学考试,为那些未能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学生以及追求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深圳,参加自考学习的人有多少?都是谁在热衷自考?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参加自考又有些什么样的收获?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深圳市自考办以及深圳两家较大的教育培训机构——深圳书城培训中心和柏泰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在深圳市自学考试办公室,记者了解到以下情况:
今年报考人数稳中有升
近年来,在全国自学考试报考人数不断萎缩的情况下,我市自学考试报考人数仍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广东全省自学考试在籍考生为300多万人,而深圳市就有50多万,占六分之一。
今年与往年相比深圳职场英语学习班,报考人数稳中有升,2004年和2005年全年的报考人数分别是17万和18万。
2006年到目前为止,即1、4、7月三次报考人数为13.5万,预计全年报考人数可达19.5万。
自考生多为年轻的在职者
在深圳,参加自考的考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0岁之间,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只有13岁。
学生中以在职者居多,主要有外省来的打工青年、企业白领和一些中小学的教职人员、政府公务员。
多以取得学历、提高竞争力为目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考试,大多数考生参加自考都是以取得学历为直接目的,希望通过获得更高的学历,提高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有的考生以参加自学考试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知识,他们有的已经是大学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毕业;有的考生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与原来所学专业不一致,为了满足工作上的要求,通过自学考试来取得相应行业的从业资格;有的为满足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所需的学历要求,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
自考让学生们得到现实帮助
已经通过自考获得自考专科、本科毕业证的考生,有的在单位里得到了晋升;有的通过取得自考毕业证进而取得参加司法考试等一些行业考试的资格;有的在户口调动、出国留学就业时受惠。
自考生的故事
一心一意型:
增强职场竞争力奔着文凭去读书
代表人物:王晓童(女,17岁,初中毕业)张小兵(女,26岁,中专毕业)
同样的求学目的,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两位经历不同的女子拉进了同一间教室——深圳书城培训中心全日制公共关系专业自考班,并使她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
王晓童是安徽人,两年前在老家中考时因发挥欠佳,未能如愿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几个月前,她随父母南下来到深圳,母亲带着她到深圳书城培训中心进行一番咨询后,选定了她们认为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的公共关系专业,晓童因此成了该班年龄最小的学员。
刚开学不久,一位老师因故没能来上课,班主任通知大家自习,晓童精神顿时放松下来,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其他所有的同学照样认真看书学习,班里鸦雀无声。这一幕是她在初中和中专学习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给她那颗单纯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同时激发了她的求学热情。
而她对学习的兴趣,则是被老师激发的。她所在班的专业课老师深圳自考人数稳中有升考生多为在职者,大都是已经有多年教学和工作实践的退休人员,他们很善于将理论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课上得通俗易懂,所以晓童觉得这样的课好懂又有用,学起来挺带劲。
像晓童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样,张小兵就读公共关系全日制班,也是奔着以后能够找一份好工作去的。中专毕业的她已经工作了5年,先后做过电子跟单员、报关员和导游等多项工作。令她苦恼的是,她每换一份工作,都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但招聘单位总是以她的学历低为理由压价。为此,她早就想参加自考,以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文凭,但一直舍不得放弃工作。
前不久,已经结婚的张小兵担心自己以后有了孩子再没机会求学了,于是痛下决心弃职求学。重新拿起课本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家里看书时,经常是时间过去了一两个小时,她看的那一页还没翻过去。参加完最近这两场考试,她发现“看了的没考,没看的就考了”。这下,她终于意识到,心怀侥幸,很难过关,于是咬紧牙关,认真复习,准备重新再考。张小兵对记者说:“我们班有几位女学员,都有小孩了,人家还在那么努力地学习,我也得坚持下去。”
一举多得型:
拿文凭交朋友磨意志练能力
代表人物:纪潮荣(男,28岁,宝安区公务员,中文大专)
自考学习,就像一杯浓香的咖啡,让纪潮荣上了瘾。在6年半的时间里,他已经通过了几十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先后获得华南师大人力资源专业学士学位、中山大学中文专业本科学历,目前正在自学英语和法律专业,计划在2008年以前通过自考拿下这两个专业的本科文凭。最近,他刚从深圳成教学院开办的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研究生班毕业,正在做论文。
工作稳定的纪潮荣,对学习有着如此高的热情,这与他第一次自考经历分不开。2000年,他向往已久的华南师大在深圳开办第一届人力资源专业本科在职培训班。虽然家住宝安,他不顾路远毅然报了名。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指定他为班长。在单位里从事组织工作的纪潮荣,发挥专长,和班上热心班级建设的同学一起,配合班主任老师,将班里的113人分成10多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有两个组长,而班委会委员则由这些组长组成。班委会设置了文艺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班委指导、秘书长和班长助理等岗位。除了学习小组,班里学员还按兴趣组织了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舞蹈队。班上每周都有一次活动,每次活
动都有具体的方案,办得很成功,学员们都很开心、快乐。这种轻松快乐的大环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所有的学员。再加上华南师大派出的骨干老师知识渊博,课上得妙趣横生,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每次下课后,老师都会被提问的学生围个水泄不通。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很强,每次考试前,学习小组的成员共享学习资料,经常在一起复习。良好的班风创造了奇迹,这个班的自考合格率高达96%,全班共有60多人拿到了学士学位,经常有学生考出95、96的高分。
在学习过程中,最令纪潮荣难忘的是公共英语考试的经历。要拿学位,公共英语必须过关,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总共考了7次。每次考英语前一个月,他天天都是早上5点左右就起床,出去活动一下就开始背单词、复习语法,晚上一下班就钻进宝安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才回家。前六次考试,他都是在51至59分之间,徘徊在及格的边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第七次拿到了70多分。
谈起第一次自考的经历,纪潮荣说:“我的收获非常大,不仅拿到了证书,交到了那么多好学的朋友,磨练了意志力,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也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切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毕业时,大家都觉得两年半的时间太短了!”从此,他爱上了自考,又开始了中文、法律、英语的本科以及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纪潮荣这么投入,太太不会反对吗?一听此问,他笑了:“今天下午深圳职场英语学习班,我就是和她一起到司法局报的名,她是英语大专毕业,也准备参加法律专业的本科自考。”两口子准备在要小孩之前,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一箭双雕型:
学到知识找到恋人
代表人物:姜怀锋(29岁,上海某医药公司派驻深圳工作人员,中专学历)
自考为媒,姜怀锋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生覆盖的另一半。
去年10月16日,深圳书城培训中心行政管理专业在职大专班第一天开课,班主任请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轮到姜怀锋时,他面对全班99位同学很认真地说:“我都快30岁了,还没找到结婚的对象。到这里来学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长知识,二是找个女朋友。”他坦诚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姜怀锋的自我介绍给自己做了个活广告,班主任和同学都热情地帮他牵线。不过,进入“预想框子”的目标,还是他自己锁定的。去年圣诞节,中心要搞晚会,每个班都要出节目,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姜怀锋与从山西来深圳打工的姑娘小利有了近距离接触深圳职场英语学习班,并相互留下了电话,开始通过短信交流。对小利心存好感的小姜在打探到对方还没有男朋友时,便主动出击,想方设法跟她“套近乎”。
春节回上海过完年,回深圳前,他给小利发了条短信:“形单影只,我走是一个人,来是一个人,如果有人到火车站来接我该多好啊!”从深圳火车站走出来,他一眼就见到了小利。两人的恋情迅速升温。这场恋情很快就结下了甜蜜的婚姻之果——5月2日,他们在山西小利的老家摆了婚宴。
“光是学习就太单调了,谈谈恋爱,学习就变得很浪漫,很快乐了。当然,像我这样抱着找对象的目的来参加自考学习的大概很少见。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找?因为学习的地方比网上和酒吧里应该要单纯得多。”姜怀锋对记者说。
采访札记
给学习 加点快乐的糖
采访纪潮荣的过程是由一串惊叹号组成的。一学就是六年半,本科、学士、研究生,人力资源、英语、法律和经济等多门专业,在记者的记录中,他创下了多个“自考之最”。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晚会、沙龙、运动场,朋友、老师、班集体,正是其创造纪录的原动力,这些元素就像一道道调味,给他的学习平添了许多快乐的滋味,令他甘之若饴,欲罢不能。
求偶激素则为姜怀锋的学习之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求学过程对他而言,更像是一次发现之旅,充满了诱惑和希望。小利的出现,令他浑身充满了快乐的细胞,共同的学习变得愈发地浪漫和愉快。
而对于晓童来说,老师通俗易懂的教学,让她重新拾回了自信,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个人,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发现、享受、或创造着自考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心态决定过程。如果把学习当作苦难,那你就得以“头悬梁,锥刺骨”这种“苦大仇深”的方式,将自考进行下去,这个过程注定痛苦而漫长;但如果你有一颗善于捕捉和创造快乐的心,抱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积极心态对待学习,自考就会变成一段愉快的旅程。
学习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